第158章 站队(1 / 2)

? “丞相一系自然以丞相为首,卫将军、左将军、太常、太仆、廷尉与大鸿胪也是该派系的重量级人物。.”

“噢?”侯永一愣“九卿之四,都是丞相的人?”

“是的。”侯盛辉瞥了眼侯永身边闭目打坐,似乎陷入某种奇异境界的侯泉一眼,尔后又赶忙颔首说道

“说起来,丞相一系的力量最大,京畿诸朝官,约莫有三分之一的力量都依附于丞相,另有大量如我侯氏一般的势力与这一系交好。”

侯永皱眉“这岂非打破了平衡?”

“非也。”侯盛辉摇头“丞相柱国公,乃是今上的人。他并不与今上对立,一切以今上马首是瞻,成立派系,也非是为了与今上对抗,而是平衡其余派系。”

顿了顿,他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尔后又咬咬牙直白的说“诸如大将军南淮侯刑氏,他为皇后长兄,我朝外戚集团之首,今上对其又器重,又忌惮。

再如太尉安宽侯晁氏,今朝太尉乃虚衔,为制衡大将军而设立,但安宽侯不甘于此,多有布局,今上同样忌惮,却又不得不以他掣肘大将军之权。”

停顿一阵,他接着往下讲“太傅为帝师,地位极高,但权柄不强,这一系力量相对较弱,多为各显学博士,把控着笔杆子,为今上牢牢掌控。 .

御史大夫德国公乃今上亲信,深得今上器重,但这一系得罪的人太多,力量主要以御史台及各州刺史府为主,相对而言,与相府处于合作又对立的相对矛盾的关系模式当中。

四系当中,除太傅一系的明面力量最弱外,其余三系都差不大多,同时对今上负责的同时,彼此又互相竞争。

但,如此平衡还是相对脆弱,不时便会被打破,对于今上而言是个威胁,是以今上才擢柱国公为丞相,组建丞相一系作为强有力的力量,在其余四系平衡被打破的时候下场维持秩序。”

侯永捏着下巴,轻声道“简而言之,丞相一系属‘平衡派’,御史大夫一系为‘中立派’,太傅一系为‘文派’,太尉、大将军互有攻讦,可对?”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侯盛辉轻轻颔首。

侯永又揉了揉太阳穴。

这情势比他想象中还要复杂不少。

不过也情有可原,帝王之道的根本其实就在于平衡,就在于互相牵制。派系的力量太过强大,就是皇帝也忌惮,所以只能扶持新的力量去与之制衡,长此以往,派系自然越来越多。.

就如大明为制衡文官集团而设立锦衣卫,后为制衡锦衣卫设立东厂,为制衡东厂又设立西厂,跟着还搞了个内厂出来……

随着平衡的需要,诸如此类团体便越来越多了。可惜集团多,就意味着可操作空间大,某些时期,这些名义上只对皇帝负责的机构甚至被文官集团渗透的差不多……

而如今皇帝暗中扶持丞相一系,也有了点儿这个意思。五系并列,局势错综复杂,平衡被加强的同时却也愈发脆弱,随时可能崩溃。

这也能看出,虽然京畿还在今上的掌控之中,但这种掌控却也愈发力不从心了。

思忖片刻,侯永又问“你刚刚说,我侯氏仅仅只是与丞相府一系交好,算是保持着中立?”

“是的。”侯盛辉颔首,脸色恭敬

想了想,侯永又道“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

侯盛辉抿抿唇。

“尽管说。”侯永淡淡的说道“你说的话,只有你知我知,其余人都听不到,包括泉儿,包括武道巅峰强者。”

他有这种底气,即使并不清楚武道巅峰的未能,但他毕竟身负大气运,是以任何人,都休想通过神通术法监听于他。

“那我便直说了。”侯盛辉深吸口气,道“故先恭候之所以能中立,一方面固然是与丞相交好,且丞相一系乃是‘平衡势力’,幕后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