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周哥见家长(2 / 3)

魔眼小神医 相思如风 3339 字 2020-06-30

着头皮往前走,那颗心跟车子颠波声一样,砰砰砰,跳得特别的有力。

天然泥路,颠波是不可避免的,蒙嫂骑自行车来回一次也常颠得腰酸背疼,往往需要休息一晚才能缓过神。

她是当事人,自然不会小心眼的以为周哥故意辗坑,再说眼睛也不是摆设,看看就知道了,路面大坑连小坑,有些地方避无可避。

九稻乡是房县最偏僻的一个乡,属于山区,而蒙嫂婆家住的地方就更加山了,以前的小路只能容人或牛马来往。

后来山里有木材,为了运木材挖出了一条能容拖拉机来往的路,这才有了现在的一条天然泥路。

拖拉机上坡爬山是超厉害的,天然泥路有很多陡坡,对于拖拉机难度不大,对于电三轮来说相当于普通人面对去z省的那条天路一样的艰险。

因而,有时上陡坡开不上去,蒙嫂充当人力纤夫在后头推车,连开带推的把车子给推得爬上坡。

两人合作愉快。

蒙嫂家距乡街约有二十五里路,周哥开着车以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辗过了数不清的坑,爬过n多的坡,淌过十几条溪涧,历尽千辛万苦和心惊胆颤,耗时二个多钟终于抵达目的。

蒙嫂家的村子在半山腰,村子坐落的地方相对而言勉强算得上平坦,开了梯田,有些梯田是旱地。

村子很小,不到二十户人家。

村子里的房子大部分还是泥坯房,只有几户人家在有了天然泥路后用拖拉机从九稻乡拉砖修建了砖房。

忽略交通要素,仅论环境,那是个仿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唯能从电线杆和塑料用品看出它并没有完全与现代文明脱轨。

稻子红薯高梁等庄稼已收,田里地里除了种有萝卜和冬豆,青菜,基本空闲了,不用再盯着放牧牛羊,村民家的牛羊在田里地里、荒野里自由自在的找草吃。

村民养的鸡,活动范围很宽,有时能跑一二里远,很容易被当成野鸡。

年青人都出去谋生,留守的是老人与少量孩子,孩子要么是还没读书的那种小小孩,要么就是读初中高中可以住校的那类。

小村距有小学学校的村委有十七八里路,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要么被父母带去打工的地方读书,要么被送去了亲戚家寄养,让小孩子们读书。

村子里人少,显得很宁静,谁家的狗叫几声,谁家的鸡鸭“咯咯嘎嘎”的回应,满满的乡土气息。

蒙嫂指路,周哥开着车身沾满了灰尘和泥土的电三轮,穿过了大半个村子,到达一座泥坯房子前。

泥坯房一排三间,盖着彩钢瓦,进门右手边那方搭了一间耳房做伙房,屋檐下支着竹竿,可以晒衣服,也晾着串成串的辣椒和干菜

土坯房前有小小的一块地坪,在屋后另有土坯建的关猪鸡鸭的矮房子。

房子很旧,四周打扫得挺干净,可见主人们比较讲究。

李婆婆和孙女李小妍早上把家里家外打扫了一番,把客房整理好了,自己也换上了最好的一件羽绒衣。

李小妍留着中长发,扎成马尾,普通脸型,穿着中长的半旧红色呢子大衣,人比较高,有一米六四。

祖孙俩从清早就等着了,张望了很多次。

听到电三轮车弄出的声响,从伙房里跑到屋前地坪,家里养的黄毛土狗在看到远处那辆不知去谁家的车,也先帮着叫唤上。

当车子开向自家,李婆婆便知是小蒙和她新谈的对象来了,习惯性的在衣服上搓了搓手,笑着喊“小周,你来了啊,路上辛苦了。”

蒙嫂坐在后头,看到自己女儿竟然比自己先回家,十分意外,她还想着回到家再去半路接一下姑娘。

“大娘好,路不太好走,让你久等了,我倒没觉得辛苦,辛苦的是三轮车。”周哥将车开到地坪,先停,赶紧下车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