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没有团队这可怎么搞(2 / 3)

绝对一番 海底漫步者 3671 字 2020-07-10

就够了。

收视率是电视台的命根子,没什么比拿到高收视率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了。只要做出一档王牌节目,宋有贤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货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到时不用说任何话,只要他再敢表示一点不服,台长就能光速赶来亲自打死他。

这不比发脾气借势压人要强百倍?

千原凛人说得很是轻描淡写,对出成绩自信十足,毕竟手里有剧心里不慌,这倒让金秀美愣了——这就是强者的自信吧?

艺高才能胆大,才不傲气到不屑于争辩,这男人就有点这种意思。

给人感觉……有点了不起。

反正比宋有贤那种人好像了不起。

她一时找不到话说,沉默了,而千原凛人也不管她,接着翻看资料,慢慢确定了。

sbs的节目形式基本照搬的kbs和bc,或者该说是在模仿。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刚入行的人基本都有模仿先行者这一步,但kbs和bc能联系到的艺人与sbs不是一个等级的,两相一对比,就显得sbs格外拙劣了。

这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sbs的制作中心过于青涩,得不到知名艺人的支持——艺人也要发展的,除了低级杂毛和新人或许会到sbs来混点钱,只要有点名气的看看sbs的收视率和收视反响就够了,当然优先选kbs和bc的节目。

然后,sbs的节目收视率自然就更不好了,更不好艺人更不想来,哪怕溢价较高都要反复权衡,简直成了恶性循环——就是大价钱把知名艺人拐了来,也是花大钱办小事,性价比极低。

那要想打开局面,就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提振sbs的声势,让艺人们对sbs正眼相视,重新拥有信心。

千原凛人在那里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除了翻页拿文件外,屁股都没动一下,思考得很专注,而理顺了思路后,又开始研究sbs的硬件,但看着看着奇怪了起来,抬头犹豫了一下,感觉还是和懂日语的金秀美沟通比较方便,便直接问道“资料是不是不全,人员列表中怎么没有编剧?”

金秀美并不是d出身,但她在电视台工作,常识还是知道的,连忙解释道“韩国电视台没有编剧编制,编剧都是由d自己雇来的。”

“没有?”千原凛人一时有些难以置信,“做节目需要自己雇吗?”

“是的。”金秀美确认了一声,接着就给千原凛人科普起来。

韩国电视台并不在制作中心内养“作家”或是编剧,都是临时雇佣,而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韩国的电视节目最初是d总负责制,d身兼导演、制片和编剧于一身,自己写剧本、联络演员和嘉宾、管理拍摄,甚至还负责后期剪辑。但随着时代发展,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收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些身兼多职的d们就有些不堪负重了。

于是,有些脑子灵光的d们就开始想歪招。

比如,文字工作有些繁杂,能不能找个学生兼职帮我处理一下?

又比如,灵感有些枯竭了,是不是得找个人帮我出出主意?

再比如,台词总有些生硬,找个文科学生帮着润色一下怎么样?

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分工细化,这在哪个行业都不可避免,d们确实觉得需要有人来专门负责处理文字工作了,但问题是制作预算中没有编剧的工资额度,这可怎么办是好?

那就只好雇女学生或是家庭主妇来打零工了!

韩国也没搞过妇女解放运动,男尊女卑的氛围很浓,雇佣女性价格超级便宜还能随便呼来喝去,顺便还能解决一下剧组工作太忙,工作人员不好找老婆的问题,这就显得更加划算了。

于是八十年代初,韩国电视台就开始流行雇佣年轻女性来剧组打工,让这些年轻女性负责在原有剧本的基础上,填充内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