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国之‘栋梁’(1 / 2)

大唐小少爷 李孙钱赵 2288 字 2020-06-26

李世民的出现不是偶然,又或者说是‘必然’。

都达到这个程度了,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人,李世民必须要做出决策了,不论是‘和’是‘战’,都要有个彻底的决断才行。

帅帐中,李世民位居正首,手扣在腰间的玉带上,一身明黄龙袍显得格外威严霸气。

愕然中,李叶很快反应过来,赶忙躬身行礼“微臣李叶,拜见陛下。”

“免礼,爱卿为我大唐屡屡建功,朕心甚慰,能得此等少年英才,乃我大唐之福啊!”

李世民表现的很和善,怎么说呢,此时他更像是个八大胡同拉客的妓者,脸上的笑容从李叶出现后就从未变过。

被皇帝夸奖是很难得的,尤其是如此一位功过千秋的牛掰帝王,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夸奖,含金量更高。

然而这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李叶当然明白这句话里的意思,人家都夸得这么直白了,自己除了肝脑涂地、以身相许之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就比如先前在太原府时,裴寂也曾对他说过同样的一番话,结果当天李叶被他忽悠到了沁州送死去了。

无奈,李叶只好摆出一副受宠若惊之貌,咕咚跪地,道“微臣愿为陛下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李世民微微一笑,示意他起身,慢悠悠的道“听说先前李靖上与朕的那道‘‘决战’之策’乃是李爱卿所出。这回朕想亲耳听听你对此番战役有何见解?”

果然,能让李世民亲自上阵的事情绝对不会是小事……由此也能看得出来,李世民对李叶的计策的确是上了心的。

正是因为上了心,李世民才会更加的谨慎,调动边军不是小事,一旦计划失败,将会是他还有整个大唐都担不起的代价。

李叶躬身一拜,脑中飞快的组织语言,这回他要面对的可不是杜如晦、尉迟恭了,而是真正的大佬。

更是‘一言不合’就能决定他的生死的人……

“启禀陛下,如今东突厥已面占领我大唐沁州、远洲、辽州等所有关外城池。若是真的与之开战,恕微臣直言,我大唐胜算不会超过五成。”

李叶说的很‘委婉’,至少在他自己看来,如今这番话的确算得上是相当婉转了。

李世民无言以对。

是啊,如今大唐兵力不足,战力更是与东突厥差了几个档次,若真要急头白脸的打一架,大唐赢得几率的确不大。

更重要还是开战之后的连锁反应,万一真如李叶所说,吐蕃、吐鲁番、薛延陀部等邻国趁机进犯,一旦开战大唐将会是腹背受敌。

至于什么‘盟友’‘友国’‘兄弟之邦’这种场面上的词汇,连李叶都直接忽略了,李世民就更不会当真了。

正当李世民沉默中……

李靖起身来到帅案前,将一封军报呈给李世民,道“陛下,三日前,玉门关都督林俊宜派人八百里加急来报,说是近日以来吐蕃国内兵力动作频繁,更有两万边军以进驻到了吐蕃边境克尔城内,其意图不睦……”

“吐蕃这么快就有动作了吗?”李世民有些吃惊,如今战事才刚刚开始……难道吐蕃真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至于打谁的劫,那就要看哪边利益更大些了……

李世民不由得重重怒哼,两手砰地一声拍在帅案上,腾地起身。

堂内李叶和李靖很幽默的相视一眼,而后又同时露出一丝苦笑,大佬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啊……

李世民冷冷道“李叶!朕最后问你一句,若此战依你之策,尔有几分把握?”

李叶忽觉得浑身冷汗潸潸,看样子,李世民是铁了心要与东突厥掰掰手腕了,至于求和,想想算了……换做清朝或许还可能,但如今的大唐心气儿实在太盛了。

“陛下,微臣虽心中有策,却奈何从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