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工业与装备(1 / 2)

? 二十余里的路程,很快便到,大兴工管司的主事赵季明带着各厂区主管以及一众下属在工管司衙门的大门口恭迎王奇。.p> 不是他们不想远迎,而是数月前内阁发文传达天下各州府郡县,对官员之间迎来送往之礼仪有了新的要求,第一条就是省去锣鼓乐队、仪仗开路相迎等繁文缛节,更是要求各级官员不得远接远送、不得馈送、索要仪程、不得组织地方商贾富绅娱乐宴请等等。

发文中引王奇“废虚礼、重实事”和“为官首要称职方敢爱民、其次敬业可以为国、再次守法得以正身”之言,要求所有官吏定要忠于职守、踏实勤恳,切勿虚应做事,只搞表面文章。

在王奇不断的搅动之下,这大明江山活力日增,天下各处也渐渐稳定,官员做事务实,民间百姓大多得以裹腹,近日更有许多大户人家出售田地,只因传言说,神主王奇令人重新核查丈量国土地、人口普查登记之后,要推出新的田赋法。

这新田赋法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有一条是能够确定的,那就是将免去田地较少人家的田赋,而土地越多、赋税的累计就越高。

比方说张家五口只有三亩薄田,就会免去一切田赋,而李家虽有数十口,但家里良田千顷,扣去免税的那部分,剩下的必须缴纳档次不等的税费。.p> 这一条规定是从当朝首辅李春芳口中说出来的,算是朝廷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

消息一出,天下无数百姓欢欣鼓舞,可好多豪门大户却哀鸿一片。

可是没办法,单看这新法的风格,就一定又是王奇的主意,此时天下间谁敢跳出来反对?恐怕都不用王奇亲自出手,就会被碾压得渣都不剩。

好在王奇如今鼓励工商,不止裁撤了天下所有水陆关卡税所,还派出京营扫荡天下匪寇,令大明行商往来畅通无阻,极大的活跃了市场经济。

那些豪门大户本来就资本充足,更是趁机赚了不少好钱,如今在田地上损失些,倒是也能勉强接受。况且,又不是手里没有田地了,只是卖掉一部分罢了。

可由此,因为卖的人多了,所以各地的田地价格掉得厉害,王奇又令国库拨款,让各级官府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买入,作为官田租赁给没有田地的贫户,如此一来,真可谓是皆大欢喜了,即稳定了物价,也让很多人得以糊口,还增加了地方的收入,用一举三得来形容也不为过。.p> 其实说实话,王奇治国的套路换成任何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洗礼的人,都能轻松做到。因此治国方法的好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看推动的人是谁。

所以王奇一边竭力的塑造自己的伟岸形象,一边尽心培养嫡系部属,才能够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改变着这个世界。

而眼前的这位工管司的主事赵季明,同样是王奇的铁杆崇拜者、亲自栽培的嫡系弟子之一,否则,也不能将如此重要之地的管理,交到他的手上。

王奇下了车辇,众人齐上前去见礼,有明一朝,本就很少跪拜,王奇更是明令天下,除天、地、君、亲、师之外,免一切跪拜之礼,冒犯者双方均以“逾越”之名责罚,当然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什么事都搞一刀切。

赵季明知道王奇行事作风,引其于衙内简短汇报近期工管司建设情况。

目前大兴工管司的“电母阁”已经落成并开始使用,纺织厂、罐头厂、火柴厂、造纸厂、印刷厂、冶炼厂、铸件厂、水泥厂已经相继开工生产,很多产品除满足王奇的军队所需,其余可以用于民用的已经源源不断的由经销商发往国各地进行售卖。

好在王奇提前在各地成立书院,一些年轻人经过短期培训后,便可以很快的熟练使用各种机械设备,除了第一批工人培训略为困难之外,接下来便如同滚雪球一样,让工人队伍迅速膨胀。

现在的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