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选个黄道吉日(2 / 4)

点地方换成稻米的话,也就能产这么一把吧?就这土豆的产量不得是稻米的十几倍?”李世民开心的问道。

“按照现在的计量,把公斤换算成石的话土豆亩产差不多有15石吧,地瓜得有30石吧。回头把计量单位改了吧,用石来称东西,大东西和小东西的重量是不一样的。用体积来称重量是不对的。”李察可不敢多说,毕竟现在可没有后世的良种和各种化肥。所以基本减半了。s石是体积单位,一般是用来称粮的,一石约120斤左右,但用来称土豆的话,一石能有100斤就不错了。谁让土豆个头大,会留下很多空隙呢。

“你先别管什么体积,什么重量了。这土豆和地瓜真有这么大的产量?你们没有骗二哥?”李世民问道。

“我骗你能有什么好处啊?没有好处我骗你干啥?我说你这么大个人了,说话前能不能过过脑子,还是皇帝呢,能不能沉住气?”李察翻了个白眼说道。

“呵呵,二哥这不是被你说的产量惊到了吗。面对这种情况你让二哥怎么能沉得住气啊。这是造福苍生之事啊。有了这些,我们大唐再也不怕饥饿了。老百姓家里有了余粮,就再也不怕天灾人祸了。百姓过的幸福了,谁还会跟着叛军造反?而且,你看它们都是长在地下的,有了它们,二哥还会怕蝗灾吗?贞观二年的大蝗灾,二哥现在还历历在目。太可怕了。就你带回来这两种新粮食的功德,绝不比你研制出克制虏疮的奇药的功德低。”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这也就是李察,他的三弟,除了他,谁敢这么讽刺皇帝,坟地的草早就三尺高了。

“三弟,那你再和二哥说说那玉米和花生的产量有多少,也有这么多吗?”皇帝这个职业总有种自带的技能,那就是变脸。尴尬的气氛一过,这不,脸又变回来了。

“怎么可能,玉米和花生的亩产差不多有五石吧。”李察没在揶揄李世民,正规的回答道。

“啊?那你带回来干什么?有了这土豆和地瓜不是足够了?这产量也少太多了吧。在我看来,这土豆和南瓜也是多余的,有产量比它高一倍的地瓜不去种,种土豆干什么?”李世民确实有点奇怪。激动,惊讶过后,他的脑子总算开始转了。找到了这个他自己解释不了的问题。

李察无奈了,只能翻个白眼表示抗议。自己这二哥还是坐在太极宫的大殿里当皇帝吧,像这种农事,他真的是一窍不通。当然这只是李察自己的想法,他弄回来的东西他自己自然知晓,可这新冒出来的农作物,他不解释清楚,别说是皇帝李世民了,就算是大唐的农学家也想不明白吧。

“二哥,你看我像傻子吗?没用我费那么大劲把它们弄回来干什么?我在这跟你说这些有个什么用啊。说了你也不明白。咱们还是赶紧动手收割吧,这大太阳的,你倒是有步辇凉快,他们不热吗?”李察没好气的说道。

“嗯,是朕疏忽了。孟老虎,带着将士们回去吧,今天不收了。待朕回宫后,让祈天殿挑个黄道吉日,朕再带着文武百官一起来见证我大唐华王为大唐,为天下百姓所带来的祥瑞。”经过李察一提醒,李世民直接命令孟老虎,今天不收了,要另挑个黄道吉日来展现一下政绩。这么大的政绩,只有他皇帝一个人吃惊怎么行,收起来的东西,哪有现场直接量出来的给人震撼大。不让文武百官震撼到跪拜恭贺,那还是他李世民吗?末了,还不忘添上一句“孟老虎,中午到华王家喝酒。你好久没陪朕喝酒了。”

李察又是一阵无奈。对自己这个二哥爱显摆的本性,李察表示很无语。收个庄稼你还选个什么黄道吉日,不怕烂在地里发芽了啊?不过想到反正这些都是要做种子的,发芽就发芽了吧,他和学生们已经盖了几个玻璃大棚了。收割完后,就可以直接育苗,再次种植了,明年就可以大量推广了,不出三年,大唐将不再有饿死之人。所以,李察想了想,还是满足二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