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教要义前来讨教(2 / 5)

诸天一道 小白红了 241 字 2021-07-14

道也,不诚无物。”

“诚是一切德性的基础,有诚方有德,无诚则无德。”

“正所谓言必行,行必果,便是要以诚为基础。”

“读书人以诚为本,方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叶千秋又是一番慷慨陈词,让在场之人,特别是一众儒生颇有一种听闻儒家圣人讲儒道的感觉。

待叶千秋将儒家之诚讲的差不多了,还有人意犹未尽,忍不住朝着台上叶千秋高呼道“叶真人高见,令吾辈读书人汗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世上读书人,又有几人能做到。”

“能做到诚者,已经算是不错的儒家弟子了。”

叶千秋朝着那喊话之人微微一笑,道“儒者,为历代王朝统治不可不用之人,但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配称为儒家弟子。”

“世上,能恪守德行,做一君子者,少之又少。”

“故而,才有今日天下之乱局。”

那人微微颔首,叹道“知易行难,听叶真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叶千秋笑了笑,不再看向那人,而是继续说道“说了佛、儒,也该讲一讲我道家讲究什么。”

“当今天下,无论是离阳、还是北莽,都崇道抑佛。”

“然而,能入道者,其实寥寥无几。”

“我道家讲的是一个虚字。”

“很多人在认识道家思想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道家是强调“无”,强调把世上所有的事物以“没有”的观念对待。”

“无就是空,空就是没有,其实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

“道家的“无”并非是没有,道家的“无为”是“无所不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说,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以柔胜刚,以弱图强,最终的目的还是达到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教中人修炼,最终的归旨也不是“无”,而是有所作为。”

“该出世的时候出世,该入世的时候入世。”

“对于道门的人来说,在道山庙观是出世,下了山就是入世,出世并不是与世隔绝,并不是拒绝人间烟火,而是为了更好的入世。”

“对于深入过研习道家经典并且深得其中三味的人来说,入世就是最好的出世。”

“所以,也并不是说道士就只是修道成仙的,就应该与青灯古卷相伴,这样就理解错了道教。”

“真正意义上的道家思想,不是让人没有,不是让人凡是看空。严格来讲,道家是看虚,就是不要执着于一端。”

“虚不是没有,还是有的。”

“让人看空的是佛家。所以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空空如也。”

“道家讲虚、佛家讲空,这也是佛道两家的区别。”

叶千秋话音落下之后,很多人自发的开始鼓掌。

武当掌教李玉斧面上更是满是思索的神色。

来自龙虎山天师府的齐仙侠,还有那位眼神儿不太好使的白莲先生都是各有感触。

李玉斧身为武当掌教,虽然年轻,但他对于武当这么多年来守持的宗旨还是清楚的很。

从前,道门之中,只有龙虎和武当这两家称雄。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武当讲究的是入世,所以,他李玉斧行走天下,做了许多事。

而龙虎山天师府就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出世,力求做的是那山上的黄紫贵人。

但今日听闻叶千秋一番道理。

两派中人方才明白,他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