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殿试(一)(1 / 2)

文帝本纪 容潋 2265 字 2021-02-26

入了二月,京城里顿时热闹起来。先有荣安公主十里红妆和亲高丽,后有各地选秀队伍依次入京,再有天下士子齐聚京城。

不久,朝廷又发了一道诏书,开设武举,“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招徕天下身负武艺之人投身行伍,报效朝廷。

武举由兵部与礼部共同主持,不仅要考校武艺,还要考校策论兵书。武举与科举一样,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高中者也分三榜,赐“武进士及第”、“武进士出身”和“同武进士出身”,留枢密院考校三年后,授武官衔。

唯一不同的是,考虑到习武之人容易“以武犯禁”,保证京城的安全,只有最后的殿试在京城举行,会试地点选在了京城附近的平梓县。

这道诏书一出,赞成的反对的,议论不止。元晗与众臣商议许久,诏书一下,飞快地在各州县推行。

武举的殿试定在景成二年三月初,与科举相同的时间。因此官府的登记造册任务,迅速进行起来。

前朝不是没有过以武取士,但多是考校武技,马射、步射、负重、斗技等等,将策论兵书纳入考试,还是头一回。这明晃晃是挑选将领的标准。

再联想到最近,薛家在宫中的嫡子触怒圣颜被降为更衣,薛晴被远调沈州,薛铸薛畅闭门谢客,皇帝这是要给薛家把持多年的军队大换血啊。

不知道皇帝用了什么法子让薛家沉默下来,不论如何,只要军中不是薛家一家独大,都是众人愿意看到的事情。

穷学文富习武,能习得一身武艺之人,多半家境殷实,对于难得的提高地位的途径尤为热情。一时间各地府衙登记名册之处,人头攒动。

在武举热火朝天的议论实施之下,科举的会试和殿试进行得波澜不惊。

三月初一,景成元年科举殿试,在崇仁殿举行,辰时开始,午时结束。元晗看好时辰,巳时三刻到达崇仁殿进行巡阅。

殿试时间已经过去大半,考生们的答卷也已经过半。此次策论的考题,紧跟刚刚颁布的武举一策,不限内容,畅所欲言。

与上次不同,谁也不敢把投卷递进皇宫,元晗对这一科士子们的水平完全不了解,所以此次巡阅也是元晗评判的过程。

众人行了礼,继续答卷。元晗先一眼扫过去,将那些战战兢兢的都剔除出去,剩下的挨个看去。

七十个人里不乏一些官样文章,但稍有些家世的都知道,元晗身边的陆雨、刘霞等人,写的都是什么文章。所以大部分考生都在认真表达观点。

能一路考到殿试的,都是才学上佳之人,元晗看了几张答卷,还算满意。

走到下一位考生身边,她的字迹十分有风格,刚劲凌厉,肃杀之中夹杂着些软糯的笔锋。初看上去十分不舒服,细看下来却有些韵味。

元晗细看她的文章,果然是字如其人,对于武举的一些看法十分激进,手段又不失柔和。真是个矛盾的人,元晗心中浮现出这个想法。

文章是好文章,人还需打磨。看向她的姓名处,苏州杨茵。

元晗是见过杨茵的,只是今日场合严肃,考生们都不敢抬头直视她,一时没认出来罢了。

这样的性格倒也和元晗知道的杨茵联系上了。

读书时在书院里,总是听杨素素抱怨她庶出的长姐,肃厉心狠,处处都压她一头,毫无姐妹之情。然而这样一个人,又能为了弟弟不惜触犯律法,对家人的回护可见一斑。的确如杨素素所说,课业才学上乘,也是个矛盾拧巴的人。

元晗微微一笑,转向下一处。

又看了几份答卷,终于看见了如陆雨的文章一样,令元晗眼前一亮的答卷。她指出了武举一策诸多的利处与弊端,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虽然有些稚嫩,但其想法十分切实中肯。言辞明晰,务实不华丽。

难得的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