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殿试(二)(2 / 2)

文帝本纪 容潋 2328 字 2021-02-26

有脱颖而出的资本。

翰林院评判的名次很合理,元晗并没有更改什么,御笔批了个“准”。

正要命人送去礼部发榜,崔致在御书房外求见。元晗一边命人请崔致进来,一边将答卷原样装好。

“臣崔致参见陛下。”

“崔相快请起。有什么事吗?”

崔致起身“谢陛下。臣今日斗胆,请一榜名册一阅。”

宣政院怎么连科举放榜都要管了?虽然这也勉强算在她们的职责范围内,但这样的小事根本不必惊动崔致的。

念头一转,元晗便明白过来,崔致惜才,怕她因为一时好恶,浪费了赵南嘉这样的人才。元晗有些哭笑不得“崔相也太看低朕了。”

名册递到崔致手上,头名赫然写着“金陵赵南嘉”。

“是臣小人之心了,望陛下恕罪。”

“崔相是一颗惜才之心,何罪之有?只是夫子教授朕圣贤之道,治国之策,依旧不相信朕能做到,着实令朕不悦。”

先是称呼“崔相”,说的是公事。崔致为赵南嘉进言,的确无罪,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再称“夫子”,论的是私交。崔致做为老师,对学生的品行表示了不认可,引人不悦也是正常。

“是臣糊涂了,请陛下责罚。”

崔致拜倒。

元晗扶起她,狡黠一笑“哪有学生责罚夫子的道理。不过夫子确实有错,不如夫子将那本前朝大儒李长淮的《风物志》让给朕,权当赔罪吧。”

崔致一愣,随即失笑“陛下怕是惦记臣的那些古籍许久了吧。”

送书赔罪,这是文人的行径。崔致的藏书有许多珍品,这本《风物志》便是其中之一。经过了南北朝百年的战争,许多大儒的手稿都已经散落,只有少量保存下来。

《风物志》论珍贵,比不上崔致收藏的一些古籍,但也足够让崔致心疼的了。

元晗这一招,既用文人的法子惩戒了崔致的冒犯,又不伤君臣师生之情,崔致不得不心悦诚服。

“臣回去就命人将书送进宫来,只望陛下好生善待,妥善收藏。”

看她半真半假的肉痛表情,元晗“哈哈”一笑“夫子放心,这宫中的藏书阁,不比崔府的差。”

。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