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刘伯温不愿为相(2 / 3)

明越坡 国之祯祥 3228 字 2020-10-14

,要不就让他暂代左相之职?

杨宪与刘伯温的私交可不一般,应天的大小官员都知道,朱元璋更是知道。朱元璋亲自点名由杨宪出任左相,刘伯温难道还有反驳的道理?

不过刘伯温接下来所说的话,着实是让朱元璋感到惊讶。

刘伯温告诉朱元璋,杨宪是万万不可升任左相的。刘伯温说,要论才能,杨宪当这个左相没有问题,但要论胸怀,杨宪可是没有宰相的肚量。读书楼

要说刘伯温这话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朱元璋对他这番对杨宪的评价是相当赞同的。因为就在李善长病倒不久,杨宪就频繁上奏李善长的过失,甚至有好多事情都是捕风捉影,根本没有真凭实据。

朱元璋明白杨宪跟李善长不对付,但这么频频地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小报告,连朱元璋都有些打心眼儿里看不起杨宪。

既然杨宪不合适,朱元璋立即跟刘伯温提起另外一名人选,那便是汪广洋。

这汪广洋与刘伯温、杨宪可以并称浙东集团三巨头,杨宪不合适,刘伯温又不肯就任,朱元璋便只好提起汪广洋了。

可谁知朱元璋刚刚提起汪广洋,刘伯温便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刘伯温告诉朱元璋,汪广洋算得上是个能臣,但真要让他出任左相,恐怕不光是他的才能不够,他的德行也不够呀!德不配位,可是为政之大忌呀!

朱元璋接连提了浙东集团的两个人选,刘伯温都予以了否决,这确实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

朱元璋心里犯了嘀咕这哥们儿今天是怎么了?按说现在是他们浙东集团做大做强的最佳时机,这哥们儿怎么反而变得如此谦让起来呢?

朱元璋盯着跪在地上的刘伯温看了许久,突然说道“那你看胡惟庸这个人怎么样?”

朱元璋心想,让你推荐浙东集团的人,你推推诿诿的。这会儿,我提名胡惟庸这个李善长的身边人,看看你又是个什么说法。

要说朱元璋的这个思维跳跃性实在是太大,提名浙东集团的人,你刘伯温反对。那好,我索性提名淮西集团的,看看你怎么说。

只见刘伯温平静地说道“要论才能,胡惟庸也算是个能人。只是这升任左相,恐怕有些难为他了。”

听刘伯温这么一说,朱元璋“哦”了一声,说道“那你倒说说看,这胡惟庸又有何不可了?”

刘伯温告诉朱元璋,如果把咱大明王朝比作一驾马车的话,皇上就好比是驾马车的人,而左相就好比是领头之马。如果胡惟庸出任左相,我担心他会将整辆马车都带到沟里去……

听刘伯温如此一说,朱元璋虽然面上表情没什么变化,但在内心深处他还非常赞同刘伯温的说法的。只是这李善长病倒了,左相之职长期无人履职也是不行的。

朱元璋索性对刘伯温说道“眼下你不出任左相,余下的人应该是无人出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之右了。要么你就出任左相,要么你就在这三人中选一个,你自己看着办吧!”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伯温也没了办法。自己出任左相,他是万万不会干的。让胡惟庸出任左相,那肯定也是不行的。经过综合衡量,刘伯温觉得三人之中汪广洋算是最合适的,也是对浙东集团最有利的。

因为如此一来,浙东集团三巨头齐聚应天,一左相、一右相、一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应该是有资本跟树大根深的淮西集团掰掰手腕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天,朱元璋颁下一道圣旨,立即召回陕西参政汪广洋,让其顶替生病的李善长,出任左相一职。

这道圣旨一下,应天立即引起了轰动。汪广洋为左相,杨宪为右相,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浙东集团三巨头一下子齐聚应天,并占据了重要位置。不少人纷纷猜测,皇上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要对淮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