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1 / 3)

明越坡 国之祯祥 3192 字 2021-04-18

据那两名兵士描述,这帮海盗所使用的兵器,不仅刀身几乎没有什么弧度,且刀身比较窄,几乎与剑差不多宽窄。如果说这种兵器是剑吧,它又只有一面开刃,而且还是略带一点弧度。关键是这帮海盗使用这种兵器的时候,完全是按照刀法的路数,就是大力劈砍。

两名兵士告诉众人,如果说这帮海盗就是装束奇怪一点儿,使用的兵器奇怪一点儿,倒也不打紧。关键是他们的装束和兵器都很厉害。

先说这身着统一制式铠甲和戴着面具,就能大大提高防护能力。尤其是这面具,虽然戴上之后,会影响视线,甚至影响呼吸,但在战斗过程之中,也有利于保护面部不受致命攻击。

再来说说那奇怪的兵器,用这两名兵士的说法,那真是邪了门儿了。咱们的大刀与他们对砍,他们的那邪门儿兵器一点儿事都没有,而咱们的大刀往往折为两段。就这样,好些兵士才跟对方对上一招,就因兵器被砍断,被对方的兵器顺势砍中身体而亡……

听那两名兵士说到这里,我内心深处忽然生出一股既紧张又兴奋的冲动。照这两名兵士的描述,那奇怪的兵器似乎就是小日本的东洋刀呀?

话说这小日本的东洋刀虽然最初是仿自我国西汉环头直刀,后来又模仿咱们唐朝的唐大刀,但这个尚武且对技术要求严谨的民族,不断地改进他们的锻刀技术,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了达到适宜劈砍的目的,这东洋刀刀身弧度的设计就十分合乎力学原理。为了达到兼具突刺的功效,这刀身的厚度由刀柄处依次由厚转薄,而至刀尖处最薄,刀尖之处的锐利程度可想而知。

以上纯属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析东洋刀的特点,如果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东洋刀也有让咱们吃惊的地方。

话说这东洋刀要经过反复揉合摺叠锻造,将属性迥异的庖丁铁和玉钢锻造在一起。庖丁铁韧性十足,锻为刀的外皮;玉钢坚硬无比,锻为刀的内心及刀刃部分。

这还不够,东洋刀淬火的时候,还会使用一种特制的泥土敷于刀身之上,且从刀背至刀刃由厚及薄,以达到刀刃坚硬锋利、刀身韧性十足的特点。

经过如此精益求精的多道工序处理,这东洋刀成功的克服了传统兵器过软或过硬的矛盾,成了一把软硬兼备的好刀。格斗之时,刀之两侧具有弹性,可充分吸收化解对方兵器攻击造成的震力,避免手掌被震得麻木而造成兵器脱手;而刀刃因坚硬的特性不易成缺口,甚至可以在互砍的过程中成功砍断对方的兵器。

也正是因为小日本十分重视兵器的打造,而华夏民族往往视这等技术上的进步为奇技淫巧,日军在兵器上比明军要先进得多,才造成了日后倭寇成为明朝东南沿海的一大祸患。

直至抗倭名将戚继光,才真正正视了这个问题。为了改变明军在兵器上的劣势,戚大帅通过其他渠道向日本购买了一批东洋刀。后来,戚大帅经过研究这批东洋刀,吸收其优点,锻造了属于咱们自己民族品牌的“戚家刀”。至此,戚家军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才在兵器上不处于劣势,渐渐取得了主动权。

“师夷长技以制夷”,虽为清朝大学者魏源所提出,并且成为后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但这个口号的最早实践者,却是比这个口号提出者还要早出生两百多年的抗倭名将戚继光。

闲话扯远了,咱书归正传。想到这股海盗所使用兵器很可能就是东洋刀,我立即追问那两名兵士,那海盗所使兵器,是不是刀把挺长的,双手都可以握住刀把?

那两名兵士听我如此一问,惊讶地看着我说道“就是!就是!你也见过那帮海盗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立即从李国泰的一名亲兵手中拿过一柄佩刀,学着电影中日本忍者经常做出的双手持刀的姿势,问道“那帮海盗是不是经常这么举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