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廖化当先锋(1 / 3)

明越坡 国之祯祥 3201 字 2021-04-18

从武定侯郭英同志的履历中,咱们可以看出他担任不了此次北伐的主帅,他没这个实力。相信咱们能够看出的问题,朱允炆同志也能看出来。正是因为如此,老将耿炳文便成了此次出征平乱的不二人选。

那么,我们也不得不介绍一下耿炳文同志。耿炳文生于大元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耿炳文同志一生最光高光的时刻是从大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开始后的约十年时间。

大元至正十七年,耿炳文率军攻取张士诚的地盘儿长兴。耿炳文不仅打败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缴获战船三百余艘,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等人,还顺利地攻克了长兴。长兴地处太湖口,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攻克长兴之后,朱元璋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卫长兴。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长兴成了张士诚多次谋划欲攻克的地盘儿。可咱们的耿炳文同志就是稳如老狗,任凭他张士诚调集多少军队,就是啃不下长兴这块骨头。

在《明史》里面,朱文正被描述成朱元璋麾下最擅长防守的将领。但如果要找一个在防守作战方面能跟朱文正媲美的人物出来,那非耿炳文莫属。

既然耿炳文善守,那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同志当年是多么地用心良苦。那么多开国名将都死在了他的前面,唯独留下耿炳文。

为什么要留下耿炳文?

因为这哥们儿擅长防守呀!一旦有人图谋不轨,想起兵攻打我的孙子朱允炆,有耿炳文来防守,当保无虞。另外,让朱元璋十分放心的是,耿炳文这哥们儿擅守不擅攻,他真是有什么异心,他也攻不下一亩三分地,不足为虑!

反正从历史的结局来看,老谋深算的朱元璋这一回可是坑了亲孙子。

就这样,时年六十五岁高龄的耿炳文同志毫无争议地成了明军平乱的主帅。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耿炳文同志擅长的是防守,不是进攻。而小皇帝朱允炆交给他的任务是平乱,那可是要进攻的呀?耿炳文平乱,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耿炳文率大军抵达真定(今河北正定),沿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分营扎寨,号称大军三十万。据史料记载,当时耿炳文的人马只有约十三万。不过即使是十三万,他的兵力显然要比燕王朱棣多很多。

耿炳文到达真定之后,并没有贸然发起进攻。这位老同志知道,燕王朱棣曾两次挂帅北伐,不是这么好对付的,还是稳扎稳打,等待其他各路人马都汇集齐之后再进攻,较为妥当。

于是,耿炳文让先锋杨松进驻雄县,另派徐凯、潘忠二将分别领兵进驻河间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如此一来,一个在几何学上最稳定的三角阵形便摆好了。杨松、徐凯、潘忠三将处于三角形的一条边上,而耿炳文亲率的大军则处于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

听说领兵前来的南军主帅是耿炳文,朱棣可不敢怠慢。毕竟耿炳文可是出了名了老将,自己还没有出生,这哥们儿就已经打出了名头。为了稳妥起见,朱棣让麾下第一猛将张玉率领一支轻骑人马,前去雄县、莫州、河间一带好好侦察一番,看看这位老将有没有留下什么破绽。

张玉只比耿炳文小了九岁,经过一番侦察之后,他告诉燕王朱棣一个十分令人吃惊的结论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张玉对朱棣说,你让我去找耿炳文的破绽,我可以告诉你,这破绽没法找,因为在我看来,处处是破绽!雄县的杨松部、莫州的潘忠部,还有河间徐凯部,都是军纪不严、防守松懈。依我的意见,咱们率先偷袭雄县的杨松部,其必然向身后的潘忠部求援。

这个时候,咱们可以做两手准备。如果能迅速攻下雄县,吃掉杨松部,就立即埋伏在潘忠出兵救援的路上,再打潘忠一个伏击战。如果吃不下雄县,那也不要紧,咱们只需要留少量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