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夜闯寝宫(2 / 3)

回到北宋当城管 咕咚 3219 字 2020-10-02

道。

经过赵徽若的这一番提醒,方才还在打瞌睡的那四名大内侍卫,以及处于睡梦之中的张茂则,他们五个人俱都苏醒了过来,顺着赵徽若手指的方向,看向了大街斜对面的街道司衙门。

过了不到一刻的功夫,原本大门紧闭的街道司衙门,突然,“吱呀”一声,从离开打开,在街道司司丞王浩的带领之下,街道司的一众士兵们鱼贯而出。

借着皎洁的月光,赵徽若清晰地看到,这些走出来的街道司公差,他们几乎人手举着一支火把,此外,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提着一桶白漆,而且,几乎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根木棍。

见此情景,立马就引起了赵徽若的好奇心,更是吊足了她的胃口。

为了不打草惊蛇,直到所有的街道司公差们离开了衙门,过了大概有办差的功夫,赵徽若这才吩咐充当马夫的那个大内侍卫,赶着马车远远地跟在后面。

走了没有多久,赵徽若又发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原本列队走在梁门大街上的街道司公差们,离开街道司衙门不足百丈远,只见他们以五人一个小组的形式分头行动。

唐代有位大诗人,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杜甫,曾经写过九首出塞诗,其中,有一句流传后世的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发现了这个新情况后,赵徽若当即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马车跟在街道司司丞王浩的后面,她倒要看看这个诞生怕死的家伙,在深更半夜带着一众街道司公差干出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结果,乘坐马车跟在后面的赵徽若发现,王浩带着四个街道司公差,在梁门大街往西徒步走了大概三百丈的路程后,就拐入到一个临街的巷子里面。

这个时候,赵徽若不便跟得太过靠近,以免被王浩他们发现,就只好远远缀在后面。

等过了大概两刻的功夫,赵徽若看到王浩和四名街道司公差,从这个巷子里面走出来以后,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看到王浩和四名街道司公差走远了,他们这才赶着马车来到了巷口。

心情极为迫切的赵徽若,不等马车停好就跳了下来,快步走进了巷口,走了不到五丈远,就赫然在巷子左右两侧的外墙上,看到了用白漆写下的大大“拆”字,即便是在一天漆黑的夜里,也显得非常醒目。

在往巷子里面走了差不多三十丈远,赵徽若看到在巷子左右两侧的外墙上,随处可见使用白漆写得“拆”字。

起初,赵徽若还有些怀疑,这有可能不是街道司公差干的,她还特意用手指轻轻沾了一点儿“拆”字上的白漆,经过再三确认,这是刚使用的,这才下了结论巷子左右两侧使用白漆写得“拆”字,就是王浩这个街道司司丞,带着街道司的公差们干得。

出了这个巷子,赵徽若乘坐马车演着梁门大街一直向东行驶,沿街的建筑物外墙上,依然随处可见使用白漆写得“拆”字,这就让她更加确信,这些白漆写成的“拆”字,都是街道司的公差们干的,可谓是确定无疑。

向东行驶了大概半个时辰的功夫,赵徽若一行人乘坐着马车,就从左掖门返回到了皇宫之中,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子时的光景。

刚下了马车,赵徽若就直奔福宁宫而去,想要把她今天在宫外看到的一些新情况,在第一时间向赵官家汇报。

可是,当赵徽若进到了福宁宫之后,却被内侍告知,赵官家今晚没有在福宁宫就寝,而是去了张娘子的寝殿。

一听到“张娘子”这三个字,就让赵徽若气不打一处来,正是因为张娘子这个狐媚子的出现,让官家最近一段时日冷落了曹皇后和苗贵妃,连她这个做女儿的都看不下去。

心急火燎的赵徽若,又急匆匆地赶到了张娘子的寝宫,只是在寝宫门口,被几名内侍和大内侍卫拦截了下来,死活都不妨赵徽若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