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摊牌(8600字)(1 / 8)

赤山,北山西麓,悬崖下。

天还没亮,张一手顺着陡峭的山坡滑下,摸着黑,从山坡大树的树杈上,折来几个相对直挺的树枝。

看看粗细,比量一下长短后,又攀着绳索,爬上了山坡。

穿过一片小树林,进到一个面积很小的山洞中。

这里,是赤山北山西麓的峭壁下。

赤山虽然海拔不高,不过北山西麓的悬崖,看起来也是立陡立隘的。

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的走兽,无一不是粉身碎骨,葬身于此,更何况人了。

人质交接的前一天晚上,张一手从金桂娘那里接到徐晓蕾的命令,吩咐他到赤山提前踩下点。并且暗中观察赤山寨动向,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择机施于援手。

接到命令后,张一手从柜子暗格里取出另一张《良民证》。

江洋大盗出身的他,行事十分谨慎。

多几重不同的身份,对于行动来说是十分必要。

特别是出城的时候,审查的越来越严格,换一个身份出城,就减少一分身份暴露的风险。

虽然日本人在营川城到赤山寨主干道上设了两道岗,严格核查通行人的身份。

不过,躲过这样的岗哨的核查,对于张一手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营川城周边的道路,张一手可谓了然于胸,没有他越不过去的哨卡。

连夜摸着黑,翻山越岭,避过了两道哨卡,张一手来到了赤山的北山山口。

因为张一手到北山山口的时间,比耿直他们早出许多。

所以,赤山寨在山口如何布防,他也看的一清二楚。

张一手很清楚,一旦人质安全了,日本人一定会大举攻山的。此地不易久留,否则,自己都有可能被日本人咬上。

在观察赤山寨布防的时候,一个细节,引起了张一手的主意。

在山口西麓悬崖处,赤山寨的人,在一根隐秘大树处向山崖下,垂下了一根绳索。

见到此景,张一手便明白,这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给自己留一条逃生的路。

张一手观察到绳索长度仅仅能到悬崖一半,即便顺着绳索逃生,也很难全身而退。不过,有了这根绳索,自然多了一份逃生的机会。

有,总比没有要强。

思前想后,张一手决定先躲到西麓悬崖下,万一有人从这个方向逃跑,自己也能有个接应。

于是,张一手离开了北山山口,摸着黑,转到了西麓悬崖下。

……

没想到,还真让张一手猜到了。

被日本宪兵追得走投无路的二当家路连山,真的从这个绳索顺下,再沿着峭壁滑了下来。

虽然命大,捡了一条性命,不过,路连山的胳膊和一条腿已经骨折,想动也动不了。

剧烈的疼痛涌上神经,,令路连山晕厥过去。

张一手将路连山背到他提前找好的洞穴,洞穴面积不大,也就够个人遮风挡雨的。

张一手便在山洞里简单铺了些稻草,将路连山小心放到稻草上。

当年,张一手做盗贼的时候,上房揭瓦,没少摔下来过,骨折更是家常便饭。

久病成医,时间久了,看个摔打骨折什么的,张一手是手到擒来。

以至于后来,金盆洗手后,在住的镇子里,还常给人瞧瞧跌打损伤的病,挣些家用钱。

张一手摸了摸路连山的骨折处,能看出来,路连山也是在山里摸爬滚打长大的,知道如何自我保护。

从那么高摔下来,骨头虽然折断,却未伤及关节,如果能够及时接上,骨头慢慢愈合后,对以后行动影响不大。

于是,张一手便离开山洞,为路连山找些固定骨折处的枝杈。

回到洞中,点上随身携带的小油灯,为路连山绑扎起骨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