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讨旨(1 / 3)

御书房内,身着龙袍的龙熙言正在和丞相殷秋明及大将军甘平川商讨有关炽阳国使臣来朝的事情。

炽阳国与璃月国,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横卧着的一座翠屏山脉分隔。翠屏山山高地险,只有一条峡谷可通行,其他地方极难翻越,成为两国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因为这道屏障,炽阳国及璃月国之间少有战事,因为要打仗,就必须攻克翠屏山这道天险。

两国在唯一能通路的那条峡谷出入口驻扎军队,屯积粮草,加强防务。这条峡谷被称为两国的咽喉重地,名为咽冲峡。可以这么说,谁占领了咽冲峡,谁就取得了进攻权。炽阳国地域广阔,多为平原地区,物产丰富,盛产水果粮食,是三国中有名的粮仓。其皇帝凤西林正当壮年,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炽阳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盛。他改革吏制,起用了大批年轻有为的官吏。同时,他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将领,训练军队,加强国防守卫力量。天下没有不想开缰辟土的帝王,凤西林也不例外。但由于炽阳国和璃月国这种特殊的地理状况,两国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谁也没有做那个首先进攻的一方,两国间维持着和平共处的局面。

然而这种平衡,最近隐隐有打破的趋势。在翠屏山脉地区,突然间出现了一股神秘的势力,有数百之众。他们身着玄衣,脸蒙黑巾,个个武功高强。一个月前,他们突然闯入炽阳国驻扎在咽冲峡的军营中,抢走了三百车粮草和两百把兵器。这本不关璃月国啥事,毕竟天下除了三国势力外,还有许多江湖帮派和一些神秘势力。但坏就坏在,在抢劫现场,玄衣人落下了一枚标志着璃月国守军身份的令牌,这便使问题复杂化了。从抢劫现场来看,这批黑衣人组织严密,配合默契,并且能够在防备森严的炽阳国守军中来去自如,不是一支军队是什么?炽阳国有理由怀疑这是璃月国所为,这便涉及到两国邦交了。因此,炽阳国对璃月国提出了严正抗议,严厉谴责这种破坏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挑衅行为和侵略行径,同时将于下月派出强大的使节团出使璃月国,处理此事。

璃月国从皇帝到臣子,一干文武大臣都觉得此事特让他们憋屈。璃月国虽然商贾云集,与其他两国间贸易往来频繁,并且富甲天下,但是,论军事能力,却比不过炽阳国和凤鸣国。炽阳国有粮,凤鸣国产马,而璃月国只有钱。同时,璃月国经几代君主统治下来,目前官员中骄奢之气盛行,少有励精图治的贤能之臣,吏治已现腐败,国力已呈颓败之势。从朝堂到市井,欺男霸女者有之,鸡鸣狗盗者有之,不思进取者有之,冷漠无视者有之……。作为一国之君,龙熙言并非全然不知。他也试图变革治理,然而,璃月国政坛中,各种利益团体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每回他想治理,却收效甚微,这使他有种力不从心、有心无力之感。就如现在,针对炽阳国来使一事,他找来大将军甘平川和丞相殷秋明商议,两人却意见不和,争吵不休,两种不同的意见和主张看似都有道理,他也不知该如何决断了。

“炽阳国此举,分明是蓄意而为,想找个借口挑起两国纷争。甘将军,作为一名将军,率兵打仗那是份内之事。难道面对炽阳国的三十万守军,你胆怯了不成?”殷秋明保养得宜的一张白面上满是讥讽,他斜睨着甘平川,语气不善。

甘平川是个魁梧的中年男子,长相英武,双目炯炯有神。此刻,他面对殷秋明的指责,极力压抑内心的反感与愤怒,理智地反驳“相爷此言差矣。首先,炽阳国此次派使臣来,目的也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再说目前也无证据表明,那抢动粮草和兵器的行为是炽阳国自己所为。其次,战争不是解决两国矛盾和纷争的最好办法。目前我国总共兵力也就四十万,这还包括了守卫京城的五万京师卫。兵力不足,装备也无法与炽阳国相比。虽然我国富人不少,但是国库却已空虚。真要打起仗来,相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