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2 / 2)

汉世祖 芈黍离 2773 字 9个月前

,方才回过神一般,左右扫了下,指着李昉道:“这就是老成谋国?李卿讲得似乎很有道理啊!”

但刘皇帝仍旧有顾虑,适才这些宰相们的反应,已经让他戒心高涨,就怕这是李昉拿出来应付自己的说辞,意图拖延,而有的事情,一拖结果就难料了。一方面想雷厉风行,一方面在涉及这种根本政策问题上的改革又迫使刘皇帝不得不多些谨慎,做足准备。

思吟间,刘皇帝又忍不住想到了在江西养老的赵普,这才几年啊,刘皇帝忽然有些想念赵普了

念头一闪而逝,见李昉还在那里纠结,刘皇帝两眼微眯,语气不自觉地冷了几分:“这个问题很难?还是李卿心中没底?”

不待其开口,刘皇帝恼怒地瞪着他:“一年半!”

怀着这种矛盾心理,疑思片刻,刘皇帝说道:“新税制自然需要多方考察论证、制定完善,地方官员与税务职吏也需教育,甚至宣慰司的宣传也要跟上,过去朝廷各项政策,即便在庙堂上出台得再完善,在施行落实过程中,往往出现问题,这都是执行官员的问题,对政策理解不足,对上意领会不充分,这个过程,也是最难的!

迎着刘皇帝有些压迫的目光,李昉略感为难,这简直是在逼他立军令状啊!这个时间能随便给吗?

见他犹豫,刘皇帝心中暗叹,或许就是差距吧!要是换作赵普,不论长短,会在迅速给他一个答案,以表明态度,然后按照时间殚精竭虑地去推动,哪是这般犹犹豫豫的。

“三年.”刘皇帝实在是忍不住嗤笑道:“这就是朝廷当下的办事风格?三年之后是什么情况,谁能知道?莫不是还有意拖延!”

对此,即便刘皇帝想找茬,自己都觉得别扭了,李昉的意见,实则还是很切中刘皇帝心理的。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刘皇帝虽老,但脑子里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

“万无一失,本就是悖论,什么都求妥当,那事情还做不做了?”刘皇帝冷冷道:“朕等不了三年,给你们两年时间!”

朕也明白,急躁不得,而着手改变,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就要端正态度,你们这些公卿大臣,正当以身作则,为天下之表率!

即便新制确,直接全面推动,覆盖全国,也不现实,一步步做起吧!但是,朕再提一遍,你们要记住,税改朕决心已定,谁若敢迁延迟误,乃至暗中对抗,朕绝不轻饶!”

另,新制之确定,也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与旧制也是一脉相承,其中亦有可作归纳融合的部分,想要拿出一套完备的新税制,还需经过有司细致讨论,考虑周全。

他也是不敢再跟刘皇帝讨价还价了,否则真把刘皇帝逼急眼了,是给自己、给朝廷上下找麻烦。事实上,当这些大臣们已经开始敢和刘皇帝讨价还价之时,就已经说明一些问题。

“陛下,臣绝无此意,只是为求妥当!”李昉老脸微慌,赶忙道。

只是,这新制的推行,总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总不能无限期地处在筹备阶段!李卿觉得,这些前期准备需要多长时间!”

“是!”众臣心下凛然。

“陛下,臣以为,或可则一道州试行,看看效果,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发现,便于总结完善新制,为全国推行做准备!”这个时候,刘旸又提出一点。

闻言,刘皇帝当即对刘旸的建议表示认可,稍加思索,即道:“一个不够,就从京畿与河南二道开始试点!”

这两地,自然是极具代表性的,京畿是权贵云集,河南则为人口农业重地,可以预见的是,新制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碰到,这二道若是解决了,做出个示范,那全国问题都能解决。

“有些事情还没有做,就不要老是说什么问题、影响,先做了再说.”刘皇帝以这么一句话结束了今日这场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