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战后的硕果累累(1 / 2)

六月,是冬麦收获的季节。

硕果累累的不仅是关西百姓,还有整个关陇军事集团。

从去年四月开始的这场洛阳之战,历经一年零两个月,总算在六月,随着成皋陷落,而落下帷幕。

十五万最精锐的将士,阵亡六千余人,受伤一万三千余人。折损战马九千余匹,消耗粮食一千七百零一十万石,草料五百二十七万束。

这么大的消耗,当然也换来了无比辉煌的战果。

大汉三公之一的李傕,在战场上被生擒。

对这位为祸一时的军阀、权臣,张瑞没有将其押解给朝廷。

而是亲自在洛阳城外监刑,在三万将士,十余万百姓的注目下,将其凌迟处死。

无数百姓喜极而泣,现场高呼万岁之声不绝。

凌迟持续了两天一夜,足足有数万百姓不眠不休,一直驻足于刑台前,看着李傕从痛苦哀嚎,到声音嘶哑,到最后气若游丝。

张瑞的这个决断,收到了无比丰厚的回报,洛阳百姓家家户户都与西凉军有血海深仇。百姓对西凉军有多仇恨,对张瑞就有多感激。这使这片新拓之地,民心彻底倒向了张瑞。

而在洛阳之外,也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天下诸侯都见识到了流虐百姓的恶果。

若说以前诸侯们还只是担忧,这一回是真切见识到了惨烈的现实。再没人敢有侥幸之心。

李傕、郭汜与张瑞个人间其实并没有多大矛盾。甚至李傕为了拉拢张瑞,不惜封赏以三公高位,骠骑将军之职。

但张瑞态度坚决的将所有西凉将校斩尽杀绝,毫无温情脉脉,协商善待一类的事情,究其根本还是西凉军毫无底线的兽行触犯了张瑞的底线。

这个原因说出来略显自大,但事实却就是如此。张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独善其身的孱弱匪寇,到了如今地位,张瑞可以拍着良心说,自己已经过的很好,并且希望自己的作为,能使他人生活更加幸福。

这是后世那个高度发达的社会,潜移默化给绝大部分人留下的善良烙印,也可以总结为,生而富足,礼义自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总要有所追求。

当然除了声望这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切切实实的收获也着实不少。

十余万西凉军虽然死伤泰半,但仍有四万余俘虏被生擒,这些人身负罪恶,若自此卸甲归田,安享和平,简直是天道不公。

在刑部的详细审讯下,罪孽深重者终生为隶臣妾,一辈子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罪孽稍轻者被派遣至工部,前往凉州兴修驰道、水利,刑期三到六年不等。

也有数百人的罪行罄竹难书,天怒人怨,直接被刑部批示,斩首弃市,以泄民愤。

西凉军是当世强军,政治短缺,并没有值得一提的内容,但军事方面却极为强悍。

此战,仅缴获的铁甲便超过三万多套,绝大部分都是当初董卓进京时,从洛阳武库搜刮的财富。大汉上百年的积累,辗转五年后,最终都流进了张某人的口袋。

除了这三万多套铁甲,还有两万多匹战马,三十多万根长矛,五万多张强弓,十几万套皮甲,二十多万把环首刀,以及上万副强弩。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缴获给关东任何一位诸侯,对方一年内就能拉出一支规模十万的大军,而且是武备当世一流的强军。训练一年就能与曹操、袁绍一争天下。

为了安置这堆积成山的物资,张瑞特意下令在荥阳修建一座巨大的武库。

荥阳自古是军事重地,也是关中大军牵制关东的重要枢纽。

七王之乱爆发,汉景帝便以窦婴为大将军,屯兵荥阳监督齐、赵方面战事。

在荥阳安置了一座巨大的武库,著名的敖仓便被废弃,不能将粮仓与武库设置在同一处,不然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