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全线反击(1 / 5)

钛战机的设计在陆峰看来有些奇特。

在其他战机都尽可能的减少被弹面同时选择能量币作为机载能源的时候,钛战机却选择了一对相当有存在感的太阳能机翼,尽管各型号的机翼形状都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太阳能机翼是标配。

这些机翼的质感并非金属,而是类似于太阳板的纹理,内部装有能量收集线圈和散热格栅,能够在任何时候收集光能用来给帝国特有的太阳能离子引擎供能。

该引擎以一个反应罐作为传输通道,点燃被高压喷出的放射性气体,同时赋予钛战机超强的机动性。

然而,钛战机的驾驶舱狭小、简陋、缺乏防护,或者说整架战机的防护都不多,战斗中一般只有被击中和没被击中的区别。

这也导致了钛战机产量巨大,但损失也大,且更新换代极快。

驾驶员们每次出击都会选到不同的战机,并没有专属座机一说,赶上哪架是哪架,人和飞机总有一个是新的。

鉴于极高的机师伤亡率,帝国普遍采用了新兵加专业植入体的模式,量大管够,只是较难培养出精锐飞行员而已。

不过帝国军奉行的就是武力碾压,数量决定一切的路线,钛战机就算是王牌飞行员来驾驶,也很难开出什么花来。

300余架钛战机呼啸而来,引擎的特殊构造使其在大气内飞行时会发出恐怖的尖啸声,能带给地面人员十足的压迫与恐惧感。

可惜,直面钛战机群的是一群自律无人机。

为了防止帝国先进的电子力量将这些无人机截获,陆峰让技术人员锁死了无人机控制系统,这600架无人机从升空的那一刻起,直到被摧毁或是耗尽弹药返航,期间再没有人可以遥控它们。

连陆峰都不行,帝国军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这些杀红了眼的无人机宛如脱缰的野狗,在玉兔设计的新型作战逻辑操控下,狂野的向敌方机群发起了猛攻。

帝国机群领队眉头大皱,在频道中讲话:

“各大队注意了,敌方是体型比我们还要小的无人机,避免陷入缠斗,采取一击脱离战术,利用机动性优势扯烂它们的阵型,胜利属于帝国!”

“帝国万岁!”

频道中的帝国飞行员们狂啸着驾驶战机杀了上去,好像完全不畏死亡一般。

事实上,这些飞行员佩戴的植入体多少有点问题,它会潜移默化的为机师们植入一些心理暗示,不然很难有人敢坐上被人们戏称为“飞行骨灰罐”的钛战机。

噗啾啾——!噗啾啾——!

钛战机的开火声音同样很有辨识度。

或者说,

帝国军大多数机载爆能机炮都是这个声音,爆能束激发时低沉有力,但很快就会转为尖锐的呼啸,每次开火对那些心志不坚者来说都是精神上的折磨。

另一边,a级无人机装备的是妖精重工生产的脉冲激光,受限于机载功率,这种脉冲光束的射程只有200米左右,持续照射时间不会超过0.5秒,不过发射频率极快。

如果说钛战机是中近程的步枪兵,那么无人机就是贴身攻击的枪骑兵,只要近身,就能刺出威力不俗的蓝色脉冲激光,将目标洞穿的千疮百孔。

双方首次交锋,天空中便炸开了数十团火焰。

双方各有损伤,战损三比一左右。

无人机即使作战逻辑再强,但终究还是呆板的,如果是高级ai亲自操控,就会好上很多。

双方都是轻型战机,只有每架钛战机挂载有两枚格斗飞弹,第一轮射打光,双方立刻开始了光束乱飞的华丽厮杀,在灰暗的云层下看起来颇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