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他来了(1 / 2)

司马昭的脸上终于出现了愤怒之外的其余表情。他开始惊愕,有了些慌乱。太后??不只是司马昭,卢毓同样如此,卢毓此刻也是瞪圆了双眼。当初王祥来找他的时候,就曾说过这件事乃是皇帝和太后所吩咐的,而卢毓也提醒过他,不要站错队,皇帝根本就没有取胜的机会,可以逼迫司马家,但是不能站错队。他没想到,王祥居然敢这么干!王祥的意思很明确。你司马昭说了不算,你就是个征西将军而已,说起来,也就是外臣,这内朝的事情,你说了不算,得让大将军和太后来。轮不到你同不同意,就算是大将军来了,那也得问问太后愿不愿意。太后愿意,这件事就可以继续推行。群臣看向了卢毓和王祥等人,他们实在是没想到,他们居然将事情做到这个地步,本以为只是趁机逼迫司马家让利,可如今看来,这是要动司马家在庙堂里的话语权啊。你司马家不答应的事情,自有太后来支持。你们在朝中的话语权并没有那么的牢固!这几乎就是跟司马师直接撕破脸了,司马师可以容忍群臣为自己谋利,但是他会允许群臣来动摇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吗?这些人是想要扶持太后来跟司马家对抗??好大的胆子啊!若是在过去,群臣定然会认为他们失心疯了,可是此刻,想到中正制革新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他们的内心也不再是那么的坚决,眼神飘忽不定。司马昭强行平静了下来,脸上已经没有了愤怒。“王公慎言啊,勿要忘了,是大将军将您提拔到了太常的位置上!!!”王祥很是平静的说道:“同朝为臣,何以称提拔?当是举荐,任命官员难道不是陛下的诏令?”他再次看向了群臣,说道:“除却官吏的问题外,其实大魏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我跟太后商谈这件事的时候,太后非常的担忧大魏国情,她认为庙堂的税赋太重,对百姓不利。”“她认为,或许可以按着定品,结合先汉鼓励农桑时的政策,免除有德有功之族的税赋,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有能力去帮衬贫苦百姓,使大魏的百姓脱离苦海,从此衣食无忧,不受饥寒之苦。”“我深以为然。”“太后要我举荐贤才,当我举荐了一些贤人之后,太后感慨:天下的贤才何其多,大魏并非是过去的先汉,人才辈出,贤才济济,过往的官职如何能充分的取纳全天下的贤才呢?”“太后认为,爵位并非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官职,应当革新当下的官职,使得诸多贤才都有机会来担任官员!”王祥也不藏着掖着。若是这次没能得到群臣的赞同,那么下朝之后,定然就是非常悲惨的结局。故而,此刻绝对不能有什么保留,所有能吸引群臣的事情,最好都给说清楚,让群臣知道,接下来的政策调整会对世家有多大的好处。其实王祥的行为,就是提前让门阀接替执政者,直接参与到庙堂的治理之中,接手管理权。这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情,皇帝成为了天下最不重要的那一个,大事完全都是门阀联盟来决定,由他们来操控,好处是他们的,背锅让皇帝来。这跟大汉是反过来了。大汉那会,出事先斩三公祭天,到了以后,就是出事先让皇帝背锅。帝国可以毁灭,而门阀长久。如今的皇帝本来就是傀儡,实际掌控者是司马家,也就是说,司马家成为了那个被门阀们架起来的皇帝,而门阀要抛开他们,自己来管理。若是将大魏比作一个集团,头号股东此刻被架空,第二大股东手持管理权,准备成为第一大股东,而集团其余的股东们,则是准备借用第一股东的名义,联手接过第二股东的管理权,然后瓜分集团的利益,将集团的资产变现成自家的,集团若是破产了,他们就带着自己的资金去投资下一家集团。而第二股东此刻都快彻底将集团变成自家的了,如何能允许这些股东们破坏集团呢?“住口!!”司马昭大声呵斥。他直接打断了王祥的言语。可是,王祥已经将该说的都差不多说完,他平静的看着司马昭,脸上没有半点惧怕。卢毓惊愕的看着王祥,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失控。这让卢毓又惊又惧,事情被王